2025年上半年,保健食品市場在監管升級與消費迭代的雙重作用下,呈現“存量洗牌、增量爆發”的鮮明特征。國內品牌主導格局持續鞏固,細分品類加速分化,兼具科學實證與場景適配性的產品成為破局關鍵,市場正從“泛化補充”向“精準養護”深度轉型。
一、國內品牌主導:淘汰賽中的硬實力比拼
上半年活躍保健食品品牌近2萬個,國內渠道品牌以56.6%的占比領跑市場,但這一優勢并非來自規模擴張——國內品牌數量同比減少10.4%,跨境品牌下降3.9%,市場增速與品牌留存率的反向變化,標志著行業已進入“硬實力比拼”的淘汰賽階段。
二、TOP品類增長圖譜:誰站在了增長頂端?
【NO.1】心腦血管健康:37.4%增速登頂,老齡化催生“新引擎”
以37.4%的同比增速穩居增長榜首,核心驅動力來自老齡化加劇與“預防為先”的健康意識普及:
- 成分迭代:輔酶Q10備案產品達263款,居功能性保健食品首位;納豆提取物因“溶血栓”關聯需求增速480%,成為魚油、磷蝦油之外的第三增長極。
- 精準破局:“南極磷蝦油+蝦青素”復配產品以340.4%的增速領跑細分市場,針對中老年群體的“每日1粒”設計,復購率高達42%。
- 合規突圍:品牌將“心腦同治”調整為“輔助改善循環系統功能”,規避絕對化表述,仍無礙其成為增長核心。
【NO.2】鈣與骨關節健康:34.9%增速,銀發經濟的“剛需底盤”
鈣類產品以34.9%的增速和9.6%的市場份額鞏固基礎地位,骨關節健康品類同步增長29.7%,共同構成銀發經濟的“剛需基本盤”:
- 適老革新:條裝液體鈣解決吞咽難題,老年用戶復購率38%;氨糖+中藥提取物復配產品占比60%,主打“修復+補鈣”協同效應。
- 場景延伸:產后女性需求增速25%,推動“鈣+D+K2”復合劑型增長40%,如迪巧女性鈣借小紅書“產后修復”話題月銷破50萬件。
【NO.3】女性健康:26.0%增速,全周期管理成新藍海
以26.0%的增速展現強勁潛力,市場從“美容養顏”向“全周期健康管理”升級:
- 細分爆發:孕期復合維生素占比35%,更年期調節產品增速32%,年輕女性偏好“膠原蛋白+透明質酸”組合。
- 本土逆襲:進口口服美容品市占率從17.6%降至9%,本土品牌憑“適配亞洲膚質”優勢搶占市場。
【NO.4】益生菌:23%增速,年輕化與專業化雙輪驅動
整體增速23%,呈現“技術升級+場景細分”的鮮明特征:
- 菌株革命:PS128情緒益生菌、B420體重管理菌株占比提升至58%,替代傳統“廣譜益生菌”成為主流。
- Z世代主導:年輕群體貢獻42%訂單,“火鍋搭檔”“熬夜救星”等場景化產品爆發,微界健康3個月用戶破百萬。
- 本土超越:Swisse等國際品牌市占率從38%降至25%,國內企業以“高活性菌株+性價比”實現彎道超車。
【NO.5】其他潛力品類:政策與需求雙輪加持
- 增強免疫力:受益于《保健食品原料目錄》擴容,家庭裝產品銷量增長60%,成為最穩定的“基本盤”。
- 抗衰老:NMN市場規模超12億元(增速35%),麥角硫因因成本降低90%成“現象級成分”,口服美容市場增速破1000%。
- 護肝:年輕群體“朋克養生”推動增長,場景從“解酒”轉向“熬夜修復”,精準觸達25-35歲職場人。
三、未來趨勢:三大方向重塑市場格局
2025年下半年,保健食品市場將呈現三大趨勢:
1. 技術降本:合成生物學推動麥角硫因、蝦青素等高端成分普惠化;
2. 監管重塑:復方備案試點與功能宣稱規范加速“營銷驅動型”品牌出清;
3. 場景深挖:情緒健康、醫美修復等新興賽道有望爆發。
從增長數據看,心腦血管健康品類以37.4%的增速站在了2025上半年的頂端,但其背后是老齡化需求、成分創新與合規轉型的共同作用。而無論是鈣與骨關節的“穩”,還是女性健康、益生菌的“新”,都指向同一個邏輯:只有扎根科學實證、貼近真實需求、敬畏監管邊界的品類,才能在激烈廝殺中持續領跑。
免責說明:
本文數據綜合自行業研究機構、電商平臺、企業財報及公開政策文件,部分數據因統計口徑可能存在波動。文中品牌及產品僅作市場分析,不構成消費建議。版權歸作者所有,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,侵權請聯系處理。